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1《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在质朴无华的字里行间,蕴藏了关于人的最基本品质的,深刻的真理-----勤奋、敬业、忠诚、自信、智慧。掩卷深思,主人公罗文敬业忠诚的品质,全心全意完成任务的精神,震撼着我的心灵。
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在100多年前创作了这篇不朽的文章———《把信送给加西亚》,讲述了那位名叫罗文的美国陆军中尉,当接到麦金莱总统的任务———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时,他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看来是"不可能的任务".
罗文中尉"送信",既经历了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又有美西战争的紧张形势,情形艰险,条件艰苦,需要有较强的拼搏勇气、大智大勇、进取无畏的精神气慨。如果罗文中尉退缩了,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害怕了,那么"送信"就会无果而终。想到了自己的工作,是呀,多少次,自己遇到困难就放弃了,想到的好的带班方法,坚持不了多久,又放弃了。太缺少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
罗文的行为的,包含了成功者对事业的执着与忠诚,是一种珍视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我们各行各业,各个岗位,各个职责的人,都需要人的最基本品质的,深刻的真理-----勤奋、敬业、忠诚、自信、智慧。罗文中尉是敬业的典范,通过"送信"把军人的岗位职责演绎得淋漓尽致,表现得充分完美。我们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热爱岗位,产生激情,形成动力,才能兢兢业业去完成。如果我们不能爱岗,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应付差事,那么就不可能敬业,就不可能把工作当作重要的、必须的事情去做,就不可以做出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业绩来。因此,我从《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罗文的爱岗敬业得出启示:必须投入巨大的热情,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去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从书中我还领悟到,人与人之间要有一种信任感,欣赏感,上校对罗文的信任,把罗文推荐给了总统,总统对上校和罗文的信任,把信托付给了罗文,彼此的信任产生一种动力,使罗文的前行才变的那么义无返顾。很多时候,你信任他的时候,可能你自己没有特别在意,但是他会认为"他这么信任我,我应该努力去完成".所以,在学校,要让老师感受到来自校长的信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这种彼此的信任,才可能出现更多的罗文。
这本书不仅仅说明了工作的态度方法,更提倡了一种哲学。人生一定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天。把目标细化到每一天,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对事尽力,对人尽心,这样一天天的积累就离目标越来越近,最终获得成功。我只有以饱满的热情踏踏实实的投入工作和生活,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人生面对困难,你该怎样去做?是怨天尤人,指责上天对自己的不公,还是去发现问题,理清思路,尽量去解决?这本书同时告诉我们:生活是客观存在的,但积极工作,积极生活的态度却能伴随我们一生。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2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没有细腻婉转的抒情,有的只是战争的残酷与任务的“不可能”,然而就是在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的笔下,英勇的罗文中尉却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坚定地忠诚,毫无推诿的接受并出色完成了对战争产生至关重要作用的任务。他的行为正是验证了这么一句话:你若想做,会找个方法,你若不想,会找个借口!
读了这本史上最为畅销的图书之一,我的内心不禁也被罗文中尉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激励着。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主人公身上的种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正是他能成功的原因,不仅在战争年代,在和平年代,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需要这些品质来为我们铺就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首先,是绝对的忠诚,延伸到当今社会,就是对自己本职工作的尽忠职守,做到做一行爱一行。日益浮躁的社会,喧嚣的风气,使处在之中的我们往往轻易就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很多人在面对工作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更有甚者,感觉现有的工作不好,抱着骑驴找马的念头,殊不知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你敷衍生活的同时,生活也一样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回报给你。行业没有贵贱,只有你做的好不好,尽忠职守的做好每一件事,才会成为当代的时传祥,李素丽,在毫不起眼的位置上也能放出金子般的光芒。
其次,是充满自信的主动性,书上有句话说的好: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词就是自信!正是这种自信的态度,才激励着罗文中尉完成了任务。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面对突如其来的重要项目,首先想到的不是我要完成它,而是畏首畏尾的怀疑精神,我行么?我可以么?甚至是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之前工作做得不错了,也不差这一次的成功,万一做不好,还不如维持现状呢……或者你要争辩,我不是安于现状,我是知足常乐,然而不要忘了蔡康永曾经说过:知足也分两种,如果知足过后你能汲取前进的力量,那就是良性的,如果知足过后,越发发觉生活无趣,那这种知足就是不健康的。任何事物都有着相反的另一面,如果凡事都不主动,那么最终掌控你生活主动权的也不将是你自己。只有自信的,主动地去争取,去奋进,生活才会回馈给你满意的答案。
最后,是坚定的坚持,正如《士兵突击》当中所诠释的,我们需要不抛弃不放弃的新时代精神!坚持不是两眼一抹黑的盲目坚守,不是九头牛拉不回来的固执己见,而是对明确目标的一份坚守,一份顽强,一股永不服输的精气神!越王十年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灭吴,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八年抗战终于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钱学森,李四光,雷锋,袁隆平,杨利伟……一位位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无不是因为对自己事业的无悔坚守,将名字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生活需要坚持,幸福更需要坚持!
《把信送给加西亚》给我启示,也在叩问着我的良知,涤荡着我的心灵,它像海上的灯塔,为夜航的船只指明着方向,告诉我不要给自己找理由,不要为生活找借口,只有认真的,坚持的,主动的去生活,才会真正品味生活带给我的回馈,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给予我的甜蜜硕果!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38月初的时候,集团安排所有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学习《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两本书。时隔一个月我细心拜读了其中的一本,另一本只是肤浅翻阅了一遍。鉴于自己是文秘出身,对所述内容的记忆也大多会定格在经典的语句上,对内容的理解未免会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始终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书籍的拜读,目的是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引用。
以往公司也很关注大家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并且采取过集体观看电教片、定期开展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只因不自觉的人实在太多,超过了惯例的半 ……此处隐藏6165个字……个员工合格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人会怀疑最后把信送到加西亚手里的罗文的执行力。夸夸其谈者永远比不上实干者。大家都知道,一个优秀的企业,其内部都有一种强烈的“执行力文化”,例如:海尔、惠普、松下、荣士达、等等,在这样的'企业里,从各级领导到每个员工,他们都十分注重承诺、强调责任心,强调结果导向,这一切都是“执行力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这样的企业里,管理层制定的战略就能够开花、结果,取得持续性的成功。我们海螺拥有无懈可击的规章制度,员工强有力的执行力是这些制度发挥最大作用的基础。
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中的罗文具备一种宽广的胸怀,他能以人民的安危为使命,以民族的责任感为动力。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些,他才一定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同样,一位员工对于我们海螺,也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海螺的成败为压力,为海螺的荣誉而感到光荣。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这样一种胸怀时,才能成为一个主动积极、有责任心、有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执行力的优秀员工。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9按公司党委的安排,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励志读本,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书中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名美国中尉罗文如何将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送给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将军。这个流传百年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团队和个人,他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把对事业的忠诚作为他们终生追求的目标。正如党委通知中所讲的,这个故事传达的理念影响之大,是不可想象的,足以超越任何理论说教。
读后我感同身受,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有时候我们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一种对事情的态度,一个充满正向思维的态度。其实任何事情的本身并没有多复杂、多难做,而是办事的人们的主观意识将事情变的复杂化。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工作中,虽然有能力的人很多,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承担起把信送给加西亚的重任。
《把信送给加西亚》书中讲到服从是执行的前提,也是执行力的保证。我认为执行就是给做事的人定位的,我是干什么的,我就是要把信送到古巴起义军加西亚将军手中的人,这就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使命。反醒一下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了多少,我们又有多少服从、忠诚、荣誉感呢?
其实罗文取得的成功并不是他的军事才能,而是他的忠诚和信念,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勇敢不屈的进取精神,才使得他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后人所铭记。
罗文是一名军人,有人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如果罗文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忠诚、尽职、尽责、尽力这种精神态度,只是服从接受,不用意志去克服艰难险阻,一次次的困难,一次次的生死之界,他就不会完成总统交给的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
罗文中尉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体现出罗文对待职业的忠诚,对上级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对待职业的敬重之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罗文一样,对工作多一些敬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尊重与宽容;就会少一些埋怨,少一些计较,少一些推诿,少一些失误,少一些借口,少一些私心,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是充满快乐和幸福的。这样的工作也一定是效率最高、质量最佳的。
实际工作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团队效应的力量,它体现在方法上,效率上,成功率上,好的团队、好的协作,它一定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正能量团队。这样的团队在哪里,那里就是春天、是阳光,他们不仅闪光自已,同时还照亮着别人,影响着别人,带动着别人。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工作本身没有多复杂,配合不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报怨声声,无论是拒绝或是被拒绝者,心里都不是滋味,都感到不舒服,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心地阳光,快乐的接受者、奉献者。工作本身没有界线,需要我们协调配合的时候,这项工作就是我们自已的工作,我们没有什么理由推诿,我们必须无条件的完成。
也许我们这一生无法达到罗文把信送给加西亚的高度,但是只要我们心中坚定一种信念:那就是忠诚、服从、诚实、守信,对待职业多一些尊重,敬重之心,那么我们的个人素质和团队执行力都将得到强有力的提升。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10看完《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后,我不禁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那是苏联作家潘捷列耶夫写的《诺言》。说是傍晚时分,“我”看见一个7、8岁的小男孩,站在公园墙角哭泣。问他原因,他说在站岗,已经站了大半天了。原来他与一群陌生的大孩子玩打仗游戏,其中一个扮演元帅,让这个小男孩扮演中士,专门负责守护火药库,并让他发誓,如果没有元帅的命令,他就不能离开。半天过去,那群大男孩再也没来,也就没人命令他撤岗。“我”说代他站岗,小男孩不愿,说发过誓,只有军人才能命令他离开,于是“我”满大街找军人,最后终于找到一位骑兵少校,在得到少校的命令后,小男孩他才自豪地回家去。在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那个小男孩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罗文也是一个军人,所以对总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命令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尽管他根本不认识加西亚,也不知道他在哪儿,但他以军人的大无畏勇气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毅然踏上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征程,在经历许多无法预料的危险和克服重重困难后终于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时间,罗文成了英雄的代名词,他的事迹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竟发行了8亿册,有的政府、公司甚至要求人手一本,因为罗文的忠诚和勇气正是代表大家所最希望得到的人才!
看看我们周围吧,多少人在刚踏上社会时,也曾壮怀激烈,挥斥方遒,仿佛天地只是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可在经历了几次挫折和失败后,他们的意志消沉了,一面哀叹现实的不公,没有将成功赐予他们,一面又做一行怨一行,工作懈怠、牢骚满腹,总认为自己时运不济,造化弄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立业先立人,正所谓态度决定命运,想做一个成功人士,首先要拥有成功者的品质。罗文接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时,并没有抱怨“加西亚在哪里?路太远而且很危险,怎么让我一个人去?”等诸多困难,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而是坚定而坚决地执行命令,在他眼里,这是一个他必须全力以赴,哪怕牺牲也在所不惜的使命!
可以想象,罗文在此之前对待每一个任务时的态度,尽心尽职、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百折不饶。这才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诺言》里的小男孩和罗文的行为都是很单纯的,在有些人眼里甚至还有点傻,但正是这种单纯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报以极大地热情,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哪怕前途有再多的艰难险阻也无法阻止他们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我们周围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做每一件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从来不肯吃亏,可在看《士兵突击》时,好多人都落下了泪,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已失去了那种宝贵的单纯!
正因为现代生活中拥有这种单纯的人很少,所以罗文的事迹引起了众多共鸣,上至总统下至企业领导,大家蓦然发现罗文才是他们一直想要找的人,于是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罗文,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一个忠诚的、值得信赖的人。
命运是公平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想成功而未成功的人,请立刻停止抱怨,看看自己是否能和罗文一样愿意付出?是否能像罗文一样让人值得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如果你能做到,那么总有一天,成功会亲自来敲你的门!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宏涛语文网 www.jixieht.com 版权所有